2026年青神中学校是高中还是初中和学校介绍是怎么样?首先,学校教学设施一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近期学校开展九一八,勿忘!勿忘,九一八!学校开展“9·18”人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活动,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青神中学校是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新校区位于学府路,占地210亩,总建筑面积8.77万平方米。按照智能校园、文化校园、绿色校园、共享校园的理念,建有教学楼、体育馆、标准体育场、游泳池等设施,教学班72个,可容纳3600名学生。
2023年,我们与海亮教育集团合作开设“海亮创新实验班”等特色班,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法。女子足球队在2024年获得全国青少年U系列7人足球冠军,共获得8个全国冠军。2024年,计划招收570名学生,包括40名体育专业学生,并承担全县中考文化考试的组织工作。目前,全国有4名优秀教师和23名四川省优秀教师,研究生教师占10%以上。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从此陷入长达 14 年的浴血奋战,3500 万同胞在战火中伤亡。历史的警钟在岁月长河中从未停歇,2025 年 9 月 18 日,我校在市县国动办和县教体局组织下,开展了“9·18”人防应急疏散演练暨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爱国精神,筑牢安全防线。
上午10时,防空警报试鸣响彻全城。警报依次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鸣放。“立即启动应急疏散。”演练总指挥一声令下,青神中学初中部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按战时人员疏散路线,向操场及就近的防空地下室进行紧急疏散及掩蔽。
在防空地下室掩蔽期间,市国动办工作人员向师生们介绍防空地下室功能布局,宣讲国防动员基本常识,并让同学们亲手体验和操作手摇式防空警报器、手动密闭阀门、防护密闭门等人防设备设施。
铭记历史,强我中华,少年当有为,演练总结会上,学生代表初三6班胡艺瑶作了主题发言,赤子之心慷慨陈词,于国于家勇于担当。
刚刚结束的紧急疏散演练,刺耳的警报声是否让大家心头一紧?这声警报,不仅是对安全避险能力的检验,更是对一段沉重历史的回望——94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侵华日军的铁蹄踏破东北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今天,我们用演练致敬先烈、铭记历史,更要在警报声中读懂:爱国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骨血里的责任,是我们身为新时代少年必须扛起的担当。
回望历史,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当年的中国,因落后而挨打,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守护家国。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啃食棉絮仍坚守阵地,赵一曼女士面对酷刑始终未吐一字机密……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国家的尊严,需要每一代人用力量去捍卫;民族的未来,需要每一个人用行动去托举。今天的演练,就是要让我们记住: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守护身边人,更要把“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变成努力成长的动力。
立足当下,争做优秀少年就是最好的爱国。作为学生,爱国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藏在每一件小事里:课堂上认真听讲,是为了将来能用知识建设祖国;课间遵守纪律,是为了让集体更有凝聚力;遇到困难不退缩,是传承先辈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像这次演练中,大家听从指挥、快速有序疏散,这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在践行“团结一心、共护家园”的信念——当我们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就是在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
展望未来,吾辈少年当有“强国有我”的底气。前辈们用牺牲换来了今天的盛世,而明天的中国,要靠我们去创造。或许有人会说“我还太小,做不了什么”,但请记住: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我们,是课堂上的学习者,明天就可能是科研领域的探索者、国防线上的守护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把“爱国”装进行囊,把“奋斗”当作底色,让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同频共振,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先烈最好的致敬。
同学们,警报声会停止,但历史的警钟永远在我们心中长鸣。让我们带着“9·18”的记忆,把“铭记”化为行动,把“爱国”融入日常,努力学习、锤炼品格,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少年,用吾辈之青春,护我山河之无恙!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总结会上,青神中学校杨志敏校长以”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为题,勉励师生,缅怀先烈,坚定向前,做民族脊梁!
感谢市县国动办、县教体局的领导莅临我校指导我们的人防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演练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与安全部门精心设计的方案密不可分,也与督察组、信息联络宣传报道组、医疗救护组、心理疏导组、后勤保障组等各职能组织的保障执行紧密相关。
祝贺初中部全体师生。你们又一次展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这次成功的演练是一次集体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次扎实的国防实践,是我们德育成果的完美呈现,是安全观念深入人心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做学生喜欢的活动”的德育实践的高效实施。
今天我总结演练活动发言的题目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对生命敏感”,正是因为对生命敏感,我们认真地对待学校教育,每个生命都有无限可能。正是因为对生命敏感,我们认真对待课程设置,每个细节都能育人;正是因为对生命敏感,我们精心地组织了这次演练。在警报声中铭记国耻,缅怀英灵。
以我们“九三阅兵“展现的国防实力而言,已经很少有国家能威胁到安居祖国内陆的四川盆地,天府之国。我们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压迫感是给那些试图重演历史的顽固势力准备的。国家强大了,但是国耻还在。我们的祖辈曾经在日本战机的轰鸣中四散躲藏。大隧道惨案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重庆的惨剧,1941年6月5日侵华日军24架飞机分三批进行长达5小时的空袭,因防空隧道内避难民众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缺氧环境中发生窒息及踩踏事故造成大规模伤亡。国民政府事后统计死亡人数为827人,民间及幸存者回忆称伤亡达数千至上万人。而整个战争期间,重庆大轰炸持续了五年半,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30所学校被炸。学校的密集人群就是日本战机轰炸的目标,炸毁学校就是要毁掉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用这些详实的数据固定日军的罪行,用这鲜血写就的历史提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忘记就是背叛。我们用疏散演练的方式教育学生:战争民不聊生,和平天下大同。
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脊梁的支撑,杭州笕桥机场的飞机腾空而起,以高志航为代表的牺牲时平均年龄25岁的一代英雄飞行员被载入史册,他们中有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的初恋男友张大飞。我们对这些英勇捐躯的英灵的生命敏感,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我们的尊严。
我们在9月18日也就是日军侵华纪念日举行应急疏散演练,就是要用演练这种形式记住民族的屈辱,空袭警报下的疏散演练就像我们无意修复的圆明园景观一样明确昭示:从血泊和废墟中站立起来的民族更知道走向自强的路径是: 铭记历史,坚定向前!
最后,我用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来总结我们的演练成果并结束我的发言,请大家回答我。同学们,你们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以上就是2026年青神中学校是高中还是初中以及学校介绍的情况介绍,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老师们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关心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学校也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都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与目标,开创美好的未来。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四川高中学校新闻,请大家继续关注前景通升学网。
本文来源:https://www.qjingt.com/news/22425.html,转载请著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