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招生对象和招生条件是怎么样?首先,这些考生应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展现独特的个人魅力。同时,学院要求考生在各类艺术特长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近期学校开展作品再获佳绩!的活动,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面向全国招收应向屈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文、理、艺、体兼收。
申请人必须参加当年的高考,并有高中文凭。高考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当地专科成绩,艺术体育生应根据专业课成绩+文化课成绩选择入学;普通学生根据文化课高考成绩选择最好的学生。
据绵阳发布官方公布的“绵阳市优秀文艺作品和精品评选结果”,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倾力打造的两部原创作品——独幕剧《最后一碗米》与舞蹈《风声》,凭借其强烈的时代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呈现,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绵阳市优秀文艺作品和精品”!这是对学校艺术创作水平与育人成果的又一次官方高度肯定!
我校始终坚持“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积极引导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专业教学、艺术创作与地方文化、时代主题紧密融合,持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最后一碗米》与《风声》的获奖,正是这一理念结出的丰硕果实。
独幕剧《最后一碗米》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教师徐舸编剧、导演,徐舸、赵杉杉、刘懿德三位老师共同指导,表演系学生为主要演员完成的。故事讲述了大学生秦建国帮爷爷秦凤山找回当年的珍贵记忆,90年前的千佛山战斗场面浮现眼前,军民团结、不畏艰难的精神唤醒了秦凤山的记忆,也涤荡了秦建国的心灵。独幕剧《最后一碗米》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思政+艺术”教学新路径的探索成果,是学校党委纪委“戏剧创演工作坊”的实践作品,是继大型原创话剧《脊梁》之后表演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学的又一实践剧目,也是纪念红军长征千佛山战役胜利90周年献礼作品。
《最后一碗米饭》是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原创的独幕剧,经过层层选拔,还成功入围“四川省第二十届小品(小戏)比赛”,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全省入围的7所高校之一,《最后一碗米饭》被评选为 2025年度绵阳市优秀文艺作品,是本年度优秀文艺作品中唯一的高校话剧类作品。
2025年1月至6月,2025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由我校音乐舞蹈学院专业教师冯陈鑫媛 、刘栩言编导,马羽彤、路虹蓉、刘栩言表演的舞蹈《风声》与其它26个优秀作品获奖。
此次入选绵阳市优秀文艺作品和精品,是绵阳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联等主管部门对两部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我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繁荣文艺创作所取得成绩的肯定。这两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是我校“以创促教、以演促学”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
双奖殊荣,既是荣耀,更是激励!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立足绵阳、服务四川、面向全国,深挖时代主题与地域文化富矿,坚守艺术理想,精益求精,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为绵阳建设文化强市、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更强劲的“川文艺”力量!
以上就是2026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招生对象以及招生条件的情况介绍,学生们不仅可以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还能够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激发灵感、成长为真正的艺术人才。学院期待每一位有志于艺术事业的青年,来此追逐梦想,展现才华。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四川中职学校新闻,请大家继续关注前景通中职网。
本文来源:https://www.qjingt.com/news/22086.html,转载请著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