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校风如何和校风介绍是怎么样?首先,学院以其独特的校风而著称,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校园内,书香四溢,学子们在各类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彼此激励,共同成长。近期学校在“川渝红色研学教育课程体系研发与展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2019-2024年,学院教师公开发表503篇论文,其中北京大学核心33篇;获得35篇知识产权授权。2023年,学校教师承担了80个省级科研项目,包括49个省级项目和31个校级项目。教师发表了43篇论文,8篇专利和知识产权。学生普遍认为这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好。学校规模不大,但教学设备几乎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教师队伍也表现出色,每一位教师都认真负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学院还拥有丰富的社区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通过参加这些社区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校园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个学院是私立的,但是学校设施齐全,成本透明,没有乱收费。这使得学生和家长可以放心地选择学习。
近日,由共青团重庆委员会、共青团四川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联合举办的“川渝红色研学教育课程体系研发与展示大赛”在重庆圆满落幕。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戴方欣、罗明、胡颖设计的《汶川—都江堰中国精神双色基因谱系研究》项目从6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
获奖项目设计坚持学习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功能等基本要求,立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三章中国精神的教材内容,选择了汶川县的映秀特色教育基地和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实施地,从中挖掘、提炼了以抗震救灾精神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精神”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在集体研学中领略祖国大好风光,感受民族悠久历史和见证现代化建设成就,增长见识、收获新知,增强四个自信,激发并厚植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的情感,进一步立志成长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评审专家认为,该作品为新时代红色研学提供了"立足课程、知行合一"的创新路径,为红色研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
此次比赛获奖是推进我校"大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在我校思政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川渝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实践育人品牌,落实落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谱写川渝两地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交流合作新篇章。
以上就是2025年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校风如何以及校风介绍的情况介绍,学院倡导“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师生间和谐融洽,课堂外的交流更是丰富多彩,常举办艺术展览、学术讲座等丰富校园生活。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四川中职学校新闻,请大家继续关注前景通中职网。
本文来源:https://www.qjingt.com/news/21504.html,转载请著名出处!